擰開水龍頭,澈亮晶瑩的清水流淌而出,為云南省文山州硯山縣蚌峨鄉科麻村這個缺水的小山村增添了幾分幸福感。但是,遙望著山腰上新修建好的蓄水池,科麻村原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何某某卻悔不當初。
事情還得從科麻村的一份“兩委”班子會議記錄說起。6月底,硯山縣紀委監委專項監督檢查組到科麻村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專項監督檢查時,一份會議記錄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會議記錄中,“兩委”班子成員就科麻村半山腰蓄水池修建經費增加一事開展討論,但沒有班子成員依次表態記錄,只在末尾處簡單寫了一句“所有人均同意建設經費從6.6萬元增加到8萬元。”檢查組將該疑點作為問題線索繼續走訪調查,發現除了原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何某某和報賬員盧某某之外,其他村“兩委”班子成員均表示沒有召開過這個會議。
修建蓄水池的8萬元建設資金已于今年4月支付給了施工方代表梁某某,但在查閱相關臺賬資料時,檢查組發現既沒有增加工程總造價的相關資料,也沒有現場核實測算數據相關資料,只有一份存疑的科麻村“兩委”班子集體討論會議記錄,以及兩份建設項目和簽訂日期一模一樣、但工程總造價不同的建設合同。
“為什么會有兩份工程總造價不同的建設合同?”檢查組找來何某某談話。
“因為打池底的時候發現有難鉆開的巖層,加上施工時下雨天數比往年多,工期拉長導致建設費用增加了。此前簽訂的是中標價6.6萬元的合同,后來補簽了一份建設經費增加到8萬元的合同。”
“既然增加了建設經費,那為什么沒有現場核實測算和增加工程總造價的相關資料?”何某某解釋的原因看似合理,卻經不住推敲。
“我們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沒有找人專門核算過,所以沒有備齊相關的資料。施工方說增加投資了,我們班子成員也去現場進行了確認,就同意了施工方的說法。”何某某依然堅持這是班子成員的集體決定。
檢查組找到了施工方代表梁某某,卻在梁某某這里得到了不一樣的答案。原來,何某某認為上級單位補助修建蓄水池工程8萬元,用不完的部分會被收回去,不如讓施工方代表“幫個小忙”,將剩下的1.4萬元先支付到梁某某那里,再讓梁某某返還作為村黨委的工作經費。
何某某見抵賴不過去,只得交代了他吩咐報賬員盧某某偽造會議記錄,偽簽增加建設工程總造價合同的違紀事實。因還有其他違紀事實,何某某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報賬員盧某某被全縣通報批評。
?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