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檢監察報》刊發青島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馬立新署名文章:《為營商環境優化提供堅強保障》。全文如下。營商環境是一個地方政治生態、社會生態的綜合反映,也是區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紀檢監察機關是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的專責機關,要圍繞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以有力監督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統籌推進,做好結合文章。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系統觀念,不斷優化思路理念,推動資源整合,增強工作合力。把推動營商環境優化納入政治監督重要內容,提升到紀檢監察工作的大局中統籌部署、協同推進,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的組織作用和系統優勢,推動“四項監督”統籌銜接,常態化開展“室組”“組組”“室組地”聯動監督,明確監督要求、細化監督內容,建立健全與惠企紓困政策落實工作相匹配的監督機制。與日常監督檢查、審查調查等工作緊密結合,對查辦案件中的違紀違法事實深想一步、深挖一層,把損害營商環境的問題真正找出來、解決好。與專項整治、專項監督等一系列專項工作緊密結合、統籌推進、一體落實,持續加強與職能部門溝通對接,建立健全會商研判、線索移送、聯合督辦的長效機制,推動紀檢監察監督與其他各類監督貫通協同,推動形成齊抓共管、合力攻堅的工作格局。
精準定位,提升監督質效。堅持“監督的再監督”定位,把協助融入監督之中,督促推動各級黨組織落實好優化營商環境的部署要求。用好“深學習、實調研、抓落實”工作方法,拿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到一線去、到群眾中去,及時發現公共服務、行政審批、減稅降費等方面的突出問題,督促相關部門抓好整改落實。提升信息化監督水平,暢通“線上+線下”全媒介問題反映、監督評價渠道,運用遠程監測、大數據分析、智能糾錯等方式賦能監督促進治理。牢固樹立“全周期管理”和監督治理理念,深入剖析損害營商環境典型案件,深挖問題背后的體制機制漏洞,找準制約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精準提出紀檢監察建議,督促職能部門深化改革,推動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
精準監督,激發機制活力。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加大對損害營商環境問題線索的查處力度,凡是線索具體清晰的快查快辦快結,對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破壞公平競爭的行為露頭就打。深入整治作風頑疾,準確把握政策界限、紀法尺度,緊盯重點領域、重點崗位、重點環節,深挖營商環境背后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把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作為一體推進“三不腐”的重要內容,持續加大損害營商環境典型案例的通報力度,深入剖析典型案例,通過編輯典型案例讀本、制作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增強警示教育震懾力、傳播力、感染力。把握從嚴管理監督和鼓勵擔當作為的內在統一關系,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堅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列出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加大容錯糾錯、澄清正名工作力度,為敢于善于斗爭、敢于擔當作為、敢抓善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撐腰鼓勁。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