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條補貼發放明細,徐某某申報的種植大豆、小麥受災面積和之前我調取的保險公司理賠面積不符。”在一次鄉村振興領域專項監督檢查中,一條生產救災資金發放明細引起了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紀委監委監督檢查組的注意。
監督檢查組調取了2017年五大連池市農業局生產救災資金發放明細表、報災數據,并到保險公司查詢了2017年受災理賠明細等,發現鎮里上報給市農業局的受災面積3780畝與保險公司提供的實際受災理賠面積223.2畝相差甚遠。 超出實際受災面積這么多,鎮黨委會議上竟然審議通過了。是工作疏忽沒發現還是隨意上報數據,或者存在利益輸送?帶著疑問,監督檢查組對此事開展了深入核查。
“村里報上來的受災面積你們有沒有現場測量過?對受災的大豆按要求采樣測產了嗎?”監督檢查組向鎮里經辦人孫某某了解情況。
“沒有,我們只到現場進行過一般察看估算,就報上去了……”
“農業部門有來核查過嗎?”
“應該是沒有,記不太清了。”孫某某回答。
“沒有經過實地核查,就將數據上報?數據不實會導致發放的生產救災資金與實際受災情況不符,你是負責這項工作的,怎么會不知道?”孫某某羞愧不已,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隨后,監督檢查組決定找村干部了解情況。
“你們按照什么標準確定受災面積的?實地核查過嗎?”
“當時連著下雨,又接連下了一場冰雹,好多農戶都受災了。但是時間緊,地里又太濘了,實在下不去腳,我只能在地頭對大家的受災情況進行了粗略估算,就報上去了。具體面積當時確實沒核過。”村書記徐某某羞愧地答道。
經查,該村隨意上報,鎮里未仔細核查,農業部門的監管流于形式,沒有按照文件要求實際測產,從而導致上述情況發生。最終,村書記徐某某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孫某某受到黨內警告處分,相關人員全部追責,多領的生產救災資金已全部退回。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